Google搜尋

2011年3月29日 星期二

紫微斗數概述

紫微斗數

紫微斗數以北斗星系(以紫微星為首)為主,故曰紫微斗數,簡稱斗數,其中還有南斗星系、中天星系。雖然在中國的星座神話裡還有東斗跟西斗,不過在紫微斗數裡沒有被採用。
斗數演化
一、星象學:使用實際的天文與分野技術。
二、星命學:使用天文星曜與命宮,混雜若干徵驗神煞。
三、神煞系統:確定命宮與其餘十一宮,並運用完全的徵驗神煞。
四、傳五代.陳希夷創紫微斗數。
五、傳唐.張果著有「果老星宗」。
六、傳宋.吳景鸞著「紫微斗數星訣」。
七、民初陸斌兆著「紫微斗數講義」、徐良弼校訂「十八飛星策天紫微斗數」、張耀文著「紫微闡微錄」。
八、現有中州派(陸斌兆、王亭之)、北派(徐良弼 、張開卷)、閩(南)派(張耀文)。
註一:歷代宮廷天文官(太史)最能專心、專業研習、注意星象,且星象之學被視為國家機密,故諸多絕學藏於大內。清朝衰敗,諸多大內國寶、絕學紛紛流入民間,故斗數可能於清衰時由宮廷傳到民間,更因較八字變化多端、易學(難精),乃至廣為流行。
註二:有學者認為星命學或斗數乃自西域或印度傳入,這樣的猜臆是不需要的。因為以中國對天文星象的深刻體悟與運用,加之強烈的宿命,會發展成星命學自有其成熟條件。而至明清,神煞眾多上千,會整化成斗數或其他神煞命學,亦為理所當然。

斗數派別簡介
斗數出於道家,始創於唐朝純陽祖師(呂洞賓)載於道藏經。至宋朝有陳希夷,明朝羅洪元,清朝有青城道士,而以宋朝陳希夷為最。而現今的紫微斗數,大致可分為南北二派之分別;南派為顯是三合派,主張不動盤,北派為秘,屬四化派,主張動盤。而南派以江湖術士學習為多,北派以修行之出家人學習之,各有長短,就如子平八字與紫微斗數都是起源易經,如有差別,只是道行的高低之分,後學者不應有所批評。後學者如能將二派的優點整理詮釋,並加以發揚光大,運用在了解過去,未來,及如何用人,判斷陽宅的好壞,必能幫助許多需要幫助的人。

一、中洲派
1.以生月、生時取命宮。
2.以命宮干支五行局與生日取紫微。
3.佈北南中斗諸星。
 二、北派
1.從「十八飛星策天紫微斗數」演化而來。
2.取紫微當命宮,子年紫微在未,每年順取。
3.佈紫微及十八飛星。
4.最早是以年為主論命方式,而且只用十八顆飛星。星盤依黃道分成十二宮,首安主星依生年地支安紫微,然後在逆時針安,天虛、天貴、天印、天壽、天空、紅鸞、天庫、天貫、文昌、天福、天祿等十一正曜,在以生月安天杖、天異、旄頭、天刃、天刑、天姚、天哭等七副星,安身命宮是以天杖星順逆生時。可見(十八飛星)先安主星再安身命宮,與現代紫微斗數先安身命宮在逐漸佈星,是不同的。
三、南派
1.同中洲派。
2.取五行局、四化、大限有所不同。

斗數簡介
一、斗數是星命神煞學一支,故以星曜、宮位的相互影響為推算技術基礎,而這些技術多是從星命學衍生過來的。
二、星曜分成北斗(紫微)星系、南斗(天府)星系、中天(日月、四化)星系與流年星系。
三、星曜又依功能不同而分為主星、輔星、小星、四化星。主星主架構,輔星主血肉,小星主細部,四化點精氣,四者皆需同參,否則不全(坊間若干學者主張不用小星,如此雖能知著,卻不能見微,古人有智慧演化斗數,必不會眛至散佈贅星)。
四、斗數共有多少星曜?因派別不同多有差異(於小星部份尤然),清朝更因民間神煞過多,甚至上千,故不得不由官方學者刪定至二百餘顆。中州派斗數星曜為108顆星,中國人喜用108之數(如:佛教108種煩惱、梁山泊108條好漢。據作者推測,10*12支共120,但中國哲學不喜數盡滿,故再減112數,成108,以為大數)
五、任何祿命法一開始都是以自然現象批斷國家大事,斗數亦然,所以是以天象仿照人間,如:皇帝、宰相、左右輔臣、文臣、武將………,更以天上十二宮位比照人的十二大祿命。
六、斗數乃以自然天文擬化斷個人禍福,所以自然因素、個人因素皆同列參考,故應年干四化與宮干四化同參。
七、凡祿命之術皆為「個人」命盤,所以如欲再詳斷其雙親、子女….皆需雙方和合方能準確

斗數與五行
斗數因是星命神煞學派,故以星曜躔度解釋為主,五行解釋為輔助,五行解釋甚至常常不足參考。譬如:同樣陰陽五行之星曜,解釋卻不同,如:紫微、巨門,皆屬陰土,性質卻迴異。而同樣陰陽五行之星曜,入同樣屬性之宮位,廟陷亦不同。而星系組合後之吉凶,亦多為星性之解釋,如武曲、七殺、破軍不喜逢昌曲,乃因文武性質極端不同,故同座相互制肘,容易破運、刑傷;又如武曲、七殺、破軍忌再逢羊陀火鈴,皆因煞上加煞,故刑傷頗重。凡此種種皆為星性解釋,而非五行解釋。其餘諸多星曜組合亦然。
而所謂廉貞靜火剋七殺陰金,故能相互制用,雖然火能剋金,但相剋之星曜組成星系,終究還是相剋,怎能相互制用?所以還是星性解釋為主要因素(廉貞主囚,七殺主征,故七殺解廉貞之囚性,而廉貞解七殺過分好征之鬥性。而廉貞破軍之所以不能同廉貞七殺一樣相互化用,是因為破軍不是將星,是敢死隊,再逢廉貞囚星,焉有不出師不利、被擄成俘之概!)。
故建議,不宜過分將五行技術用於斗數,否則不如另以八字起盤同參為宜。

人間祿命法
不管干支或星象,起初都是用來判斷天地間的事件,所以是預測國家大事及因而類推的人(所以古代傳說帝王將相都是星宿轉世),到了隋唐才轉換成批算個人事件,稱為「祿命法」。
既然天地預測之法轉為個人祿命法,一定會遇到一個問題:每個同時辰出生之人,命運是否一樣?為了克服這個問題,我們必須讓同時辰的人現出不同的徵候,姓名合參、相命合參、卦命合參是最常用的方法。但若純就斗數的深入研究,而不涉及其他方法,則前面提及的和合法是最好的方法。
譬如:某命盤顯現父剋極重,但事實上,有人確實父剋極重,有人則為彼此不交心而已,而有人甚至感情不錯,只是因故聚少離多。此時,若能參照父親的命盤或生年,兩者合參,便能一目了然!這與前面提到的,命盤只是「個人」的,欲再斷父母、夫妻、子女等皆需和合方能精確的道理一樣。
和合不但能使同命盤者現出差異,更能將封閉的個人命盤與其他命盤交躔,形成一個開放的互動網路,這樣便能發揮極為精確的效力。
所以和合法是突破斗數限制的重要技術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